一、中电联发布《2017-2018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近日中电联发布了《2017-2018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同比增长7.6%。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372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8988万千瓦,均创历年新高;新增水电装机1287万千瓦;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952万千瓦;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5338万千瓦;新增煤电装机3855万千瓦,同比减少142万千瓦。预计201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9.0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7.6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将上升至40%左右。预计煤电装机容量10.2亿千瓦,占全国装机比重53.6%,比2017年底降低1.5个百分点。
二、国务院大力鼓励快递物流使用新能源车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鼓励快递物流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不断加深,但仍面临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协调、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高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要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燃油汽车,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意见》指出:要指导各地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合理确定通行区域和时段,对快递服务车辆等城市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
三、2018年国家重点支持清洁燃煤发电、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等10大产业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文件明确,2018年国家将重点支持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加大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综合利用、先进核电装备与核能发展以及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
四、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光伏发电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
为规范光伏发电秩序,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决定在全国各省份组织开展2017年度光伏发电专项监管工作。请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会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光伏发电专项监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落实。
五、工信部公布: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第二批)
为持续引导数据中心积极采用先进绿色技术产品,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建设与改造,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筛选工作。近日,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第二批)公布,其中“市电+UPS/HVDC”供电方案,为 IT 设备的 1 个电源模块采用市电直接供电,另 1 个电源模块采用 UPS 或 HVDC 供电。通过设计具备完整 UPS 功能的功率模块,配合标准化模块化的系统结构,构成标准化的高性能模块化 UPS以及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将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与市电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等方案入选本次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
六、环保部印发《 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
近日,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将严肃查处越权审批、拆分审批、变相审批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求审慎下放石化化工、有色、钢铁、造纸等环境影响大、环境风险高项目的环评审批权;环保部表示,将启用国家和省级督察机制,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环评制度情况开展监督;对环保部门要重点检查其环评审批行为和审批程序合法性、审批结果合规性;同时还要查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检查情况。七、国家能源局发布“百个城镇”清洁供热示范项目 136个示范项目涉及20个省
1月30日,全国“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实施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公开发布《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
八、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
《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已经印发。《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包括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和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两部分。《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2017年版)》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五类,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涉及氨法脱硫成套设备、石灰石法脱硫成套设备、SCR脱硝成套设备等。
九、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发布《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征求意见稿)》
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日前发布关于征求产品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并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征求意见稿)》
十、水利部批复11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根据国务院授权,近日水利部批复了牛栏江、乌江、洪汝河、沙颍河、涡河、史灌河、柳江、拉林河、辽河干流、柳河、新安江等11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各流域水量分配原则,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不同来水频率下的水量分配份额、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指标和最小下泄流量控制指标,制定了强化水量调度管理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