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终关停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一电厂先后经历了六期扩建,其中前四期18.6万千瓦机组已于2000年全部关停。现有4台30万千瓦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承担着市区集中供热2300万平米,是太原市区冬季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企业之一。
一电厂建厂五十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太原市集中供热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建设拓展,一电厂厂址已由建厂时的城郊地区变为主城区和环境敏感区域。一电厂厂区占地1200亩,位于晋阳湖的西侧湖畔,晋阳湖就是一电厂建厂时配套的人工开挖的凉水池。由于电厂机组投运年限已久,又是燃煤电厂,设备逐年陈旧老化,机组能耗水平和环保水平低下,机组未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环境污染严重。2015年,一电厂燃煤261万吨,占市区耗煤12.35%,年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分别为3212吨、8424 吨、265吨,分别占到市区污染物排放量的3.77%、12.91%、0.44%,占市区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7.4%、14.8%、0.72%,是晋阳湖片区区域内最大的污染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形象。
为解决一电厂的污染问题和城市的建设发展,省、市政府一直把一电厂的关停搬迁列入重要事项。2015年5月,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新建项目的通知》,2015年10月,太原市政府与国电集团公司签订了《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重建框架协议》。同时,为了解决一电厂关停后市区集中供热热源问题,我市2016年建成投运古交兴能电厂热电联产和古交到太原长距离输送管网项目,年新增供热5000万平米,可以完全替代一电厂现有供热面积,为一电厂关停搬迁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方努力,2017年4月1日,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4台300MW火电机组实施停产关闭。电厂关停后,市区年减少原煤300万吨左右,年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分别为3212吨、8424 吨、265吨。
二、风、火两大预警:全国大部分地区被列入火电和风电红色预警
全国仅湖南、海南2省在煤电和风电预警中均为绿色,而云南在煤电预警中为红色,煤电预警中为绿色。
三、新一轮光伏抢装潮快出现了
今年5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信息简况》显示,一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743万千瓦,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集中式电站新增装机478万千瓦,同比下降23%。分布式电站新增装机243万千瓦,同比增长高达151%。
四、从蒙西弃风问题的改善 反观全国新能源消纳难题
内蒙古一直以来是弃风的重灾区,而最近内蒙古电力调控中心的数据显示,蒙西电网新能源消纳刷新历史纪录,弃风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让长久笼罩在弃风弃光阴影下的新能源行业为之一振。
五、河北对光伏发电项目开展核查摸底 弄虚作假一律取消并网指标
通知要求:各地市发改委对纳入2014-2016年并网计划的普通光伏电站和集中式扶贫电站以及未列入并网计划、但已备案、工程主体全部建成、630前能确保并网的项目进行全面现场核查以及重点抽查。一经发现弄虚作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一律取消该项目并网指标,并通报批评和追责!六、我国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5月10日上午9时30分,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300MW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七、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文件指出,为有力有序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按照适度从严的原则,风险预警结果为红色和橙色的省份,要暂缓核准、暂缓新开工建设自用煤电项目(含燃煤自备机组,下同),并在国家指导下,合理安排在建煤电项目的建设投产时序;风险预警等级为绿色的省份,也要充分考虑跨省(区)电力互济等因素,在国家指导下,有序核准、开工建设自用煤电项目。
八、国家发改委公布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获批。
九、呼和浩特市环保局审批6个电力项目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保局审批了6个电力项目,包括内蒙古晟泰热力热电联产工程、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武川大元山(小井)50MW风电项目等。
十、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84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0%
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第二产业用电量3484亿千瓦时,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641亿千瓦时,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37亿千瓦时,增长6.5%。